中國工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是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
一、省總工會主要職能
青海省總工會是全省各級工會和各產業工會的領導機關。省總機關主要職責是:
(一)根據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工運方針,圍繞省委和省政府的工作大局,貫徹執行全省工會工作的方針、任務。
(二)依照法律和《中國工會章程》,組織和指導全省各級工會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根本指導方針,進一步突出履行好維護職能。
(三)對有關全省職工合法權益的重大問題進行調查和協調,向省委、省政府反映職工群眾的思想、愿望和要求,提出意見和建議;參與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有關法規、規章、制度、措施草案的擬定;對侵犯職工權益的重大事件參與調查并提出處理意見;參與職工重大傷亡事故的調查處理。
(四)組織指導全省工會自身改革和建設,指導各級工會組織建立健全以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工作為主要內容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和維護職工勞動權益的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
(五)協助地方黨委管理州(地、市)及省級產業、直屬工會的領導干部;監督、檢查省級工會機關和直屬單位黨員干部黨風廉政建設情況;研究制定全省工會干部的管理制度和培訓規劃;負責各產業、直屬和地方工會干部的培訓工作。
(六)會同有關部門負責全國、全省勞動模范以及“五一”勞動獎章、獎狀獲得者的推薦、評選、表彰和管理工作。
(七)負責工會經費和工會資產的管理、審查、審計工作;研究提出工會組織興辦職工勞動福利事業的有關規定;負責對工會興辦的職工勞動福利事業的指導、協調工作。
(八)負責工會組織的對外交流和合作。
(九)承辦省委、省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省總工會基本情況
青海省總工會成立于1950年6月10日。轄8個市(州)總工會,44個縣(市、區)總工會和1個行委工會辦事處,29個省級產業(系統)工會,16個直屬工會。
(一)領導班子。省總工會領導班子廳級職數6個,其中:正廳級1名(常務副主席)、副廳級5名(副主席4名、經審會主任1名),另有掛職副主席1名、兼職副主席2名。
(二)部門設置。省總工會機關內設11個部門、3個駐會產業工會。分別是:辦公室、組織部、財務部(掛資產監督管理部牌子)、經濟技術部(掛青海省勞動競賽委員會辦公室、青海省職工對外交流中心牌子)、權益保障部(掛青海省總工會女職工委員會辦公室牌子)、基層工作部(掛青海省廠務公開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牌子)、宣傳教育部、經費審查委員會辦公室、研究室、網絡和社會工作部、機關黨委(機關紀委);青海省教科文衛體工會、青海省能源化工機冶工會、青海省財貿工會。
(三)編制職數。省總機關(含信息中心、后勤服務中心)參公編制、機關事業編制、工勤人員編制共93個(其中:行政43個、事業編制37個、機關工勤5個,信息中心為全額事業編制3個,后勤服務中心為自收自支事業編制5個),現有81人。
(四)下屬單位。省總工會下屬省總工會干部學校、省康復醫院,為正處級事業單位。
三、全省工會組織情況(截止2019年底)
(一)工會組織。全省符合建立工會組織條件的基層工會涵蓋單位數為23272家,基層工會組織建會率達到95.37%。其中,企業工會組織涵蓋單位數為9482家(非公企業工會組織涵蓋單位數8582家),事業單位工會組織涵蓋單位數2974家,機關工會組織涵蓋單位數3231家,其他各類工會組織涵蓋單位數7491家。
(二)職工會員。現有職工123.75萬人。其中,企業職工46.09萬人,占37.25% (非公企業職工26.01萬人,占21.02%);事業單位職工16.98萬人,占13.72%;機關單位職工11.79萬人,占9.53%;其他工會組織職工48.89萬人,占39.5%;農民工54.12萬人,占43.73%。工會會員120.94萬人,職工入會率達到97.73%。
(三)干部隊伍。全省工會干部47702人,其中,專職工會干部1223人(女干部500人),兼職工會干部46479人(女干部21052人)。
(四)陣地建設。建成“職工書屋”1794個。其中,全國示范點184個,省級示范點628個,省直示范點25個,企事業單位自建點906個,高原流動職工書屋51個。全省工會建檔困難職工3927戶。全省現有勞模2880人。其中,全國勞模338人,省部級勞模2542人。